曾智明表示将继续为家乡教育兴建大楼,继续夯实教育基础。(记者胡若璋摄)
(大公文汇网记者 胡若璋)细数神州大地的教育版图,港人捐资兴建的学校不胜枚举。在广东梅州,30年前,情系桑梓的曾宪梓在梅水之南亲手种下一棵光明树,并捐资逾2000万元创办曾宪梓中学,为家乡育人添才。18日,曾宪梓中学迎来建校30周年庆典。子承父业、家乡兴学,全国政协委员、金利来集团主席曾智明表示,会好好传承父亲热心教育的精神,将出资建设新的教学大楼,继续支持家乡梅州的教育,争上一个新台阶。
曾宪梓中学校园里随处可见阅读室。(记者胡若璋摄)
曾智明忆述说,他30年前就跟着父亲到梅州,看着曾宪梓中学一点点建设起来。30年春风化雨,不少校友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,开始回馈社会,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,父亲热心教育的精神由此薪火相传。他续说,此番也特意把自己的孩子们带到现场,就是希望他们继承爷爷爱国爱港的思想,未来也能继续做对祖国建设发展有贡献的人。
梅州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崔毅在致辞时表示,自曾宪梓博士于1993年捐资办学以来,「宪梓精神」已走过30载弦歌不辍、薪火相传的峥嵘岁月。30年来,曾宪梓中学确立「三精」办学理念,开展教育教学改革,推动特色课程升级迭代,坚持「教学生三年,为学生着想三十年」的培养目标,教育引导学生多元高质量发展,一批批毕业生从这里奔赴山海、建功立业。「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校友遍布海内外各行各业,为梅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名校品牌和担当。」 崔毅点赞道。
航天员、奥运冠军进校园 激发学子「强国梦」
曾宪梓中学迎30周年庆典,曾智明将继续为学校兴建大楼。(记者胡若璋摄)
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曾宪梓除积极支持国家教育外,还特别注重体育和航天等事业,其名下还设有体育和载人航天基金。过去不少航天员和奥运冠军们也多次到访曾宪梓中学, 例如,航天英雄杨利伟、刘洋、刘伯明,奥运冠军冼东妹、罗玉通、杨伊琳、王鑫、杨维等都和学生们进行近距离的「热血追梦」的故事分享。此番,航天航空专家、原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、一级航天员、一级飞行员吴杰、奥运跳水冠军罗玉通、张雁全一并出现在校园,再次和朝气蓬勃的学子们分享「强国有我」热血奋斗故事。
奥运冠军和学生们分享「冠军梦」背后的永不言败精神。(记者胡若璋摄)
罗玉通说,过去也曾荣幸获得曾宪梓基金会的奖励,感受到曾宪梓博士的爱国爱港情怀,自己的成长也离不开他这样爱国企业家的支持。「爱国是时代永恒的主题,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情感。曾宪梓先生的一生,矢志爱国,乐善好施,生前长期关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多次为国家的体育、教育、航天等各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。」罗玉通表示,在曾宪梓中学创校30周年时,大家一起纪念曾宪梓先生,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操和报国热忱,他饮水思源的正直品格,他守初心、担使命、报国恩的赤子之心。
同时,他也鼓励在校学子:每一个运动员也许都有着坚定执着的冠军梦,平日我们每一次的训练,同一个动作,重复千万遍;但比赛需要应对各种瞬间的突变和挑战,我们必须要学会不妥协、不退缩、永不言弃,才有可能登上冠军的高峰。
「曾宪梓博士作为党中央表彰的改革先锋,不仅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,更是坚定的爱国者、著名的慈善家。」吴杰在致辞时表示,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对祖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发展十分关心,与航天员和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2004年曾宪梓博士捐资1亿元设立载人航天基金会,专门奖励从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优秀科技工作者。至今,基金会已先后拿出5790万元,对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和载人航天领域的科技人员368人次进行了奖励,载人航天工程全体同志深受鼓舞和激励。
他也勉励在校学生说,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,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。中国空间站,是建设科技强国、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,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。吴杰告诉同学们说,要想成为航天员,翱翔浩瀚宇宙,探索未知太空,除了要有热爱祖国、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飞天的梦想外,还须要精研科学,克服各种困难,经历多种常人难以承受的专业训练。他也期待,藉助此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科学、崇尚科学的兴趣,从小培养科学精神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。
奥运冠军进校园,学生们踊跃追星求签名。(记者胡若璋摄)